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两天,我看了一篇文章。
 
那篇文章的题目是《在北大数院,成为一个普通人》。
 
因为按照受众人群,北大毕业的毕竟是极少数人,可能大部分人是没有什么感受的。
 
但从这个学校出来的学生,基本都有一个常识:北大数院是学的知识最难的,愿意进去且被接收的学生,很多都是拿什么国际数学竞赛的学生。
 
基本上选了北大数院,很多都是全省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即使你高考分数全省最高,也未必敢去选它。
 
反正我在读书的时候,他们的学号开头是“001”,说是北大第一院系。
 
而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在北大数院里的普通人”。说是普通人,其实相对普通的北大学生来说,一点都不普通了。但是,因为进去里面之后,有各种大神,所以相比之下他们就显得普通了。
 
文章有句话是这么写的“中国每年最多能有6个高中生拿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很多时候,这6个人会一起选择保送进北大数院。”大概就是某种凡尔赛体,但它真的就是现实。
 
我用直白的话来说,很多高中时候被敬仰的学霸、大神,把他们放在一起的时候,因为存在着“大神中的大神”,普通大神就一下子显得黯淡无光了。
 
这些人中,很多人在学业中第一次受到挫折,就是大一时,发现一向拿高分的自己,一下子就拿了很低的分,甚至不及格。
 
接着,就看到一则好玩的画面:大神开始怀疑自己不适合这条路。很多意气风发的数学学生,就开始放弃自己在数学道路上的探索了。
 
我看完这篇文章时,回想起读研究生时的一门课。
 
那门课是运筹学相关的,反正就是解决像TSP问题这种典型的数学问题。当时,全班似乎都考在60多分的样子,我印象中也是刚刚及格。但是有一个从北大数院过去的中国留学生,他考了98分。而且还是一脸轻松的样子。
 
那时候我真的觉得智商完全不够用。我当时觉得那位同学拿98分,完全是因为满分只是100分,很可能他的实力是能到1000分的,只是考卷没那么难而已。
 
用今天的话来说,叫:侮辱性极强。
 
我看完这篇文章,其实很想知道一个答案:在数学这条路上,天赋重要,还是后天努力重要?
 
当然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延伸到其他行业,比如,投资领域、创业领域、教育领域……
 
我工作这些年后,因为复盘过很多公司,倒是明白一个道理:在某些领域里,普通人在一条道路上足够勤奋努力,其实能成为真正的行业专家。
 
基本上的模式,就是因为每个行业都有很多的知识点,经过长期积累、有效思考之后,有些人会发现很核心的东西,他能凭借着这些核心的东西就成为业内顶尖人士。
 
到真正的专家、顶尖水平时,他去判别时,就是一眨眼的事了。
 
格拉德威尔写过一本书,就叫《眨眼之间》,里面有个案例我印象深刻:有个婚姻专家,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判断一对伴侣是不是能维持良好的关系,能很短的时间就做出惊人的判断。
 
而其判断的标准,就是观察夫妻交流中,有没有出现:戒备、一言不发、指责、蔑视。
 
对这位专家来说,这种就是“know how”的知识,我相信要是不跟你说,你就不知道。然而一说了之后,你似乎觉得好像也就这么点知识,你也能很快运用它来做个还不错的判断。
 
但是,他可是从无到有获取这个知识,这难度其实是非常之高,是从无数个备选的答案中去选出来的,需要长期实践和提炼才能获取它。
 
不过,很多人也给了另外的解释:这些专家达得到,是因为他们某种天赋在起作用。这种天赋往往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努力就能达得到的。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重大的。因为如果是天赋在起主要作用,那对很多人的职业生涯来说,发现这条路自己做不好,就得赶紧换一条路。
 
而如果是后天努力起主要作用,要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能安安心心地怼自己,尽可能提高自己。老祖宗有句话,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你觉得呢?
话题:



0

推荐

侯安扬

侯安扬

888篇文章 106天前更新

深圳市上善若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