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今天看到一则融资消息。
我估计很多人都喝过它家的产品,就是在各大城市都看得见的元气森林。
元气森林的这一轮融资受到市场极大追捧,红杉等股东抢占不少份额,华平也很难挤进去。元气森林的估值也达到60亿美元。
元气森林的成立时间其实很短,是在2016年,离现在也就不到5年的时间,已经做到了60亿美元的估值——而且还是在一级市场的估值,是相当了不起的。
它最出名的产品,应该就是那款号称“0卡,0脂,0糖”的气泡水,有各种各样的口味。
有个二级市场的公司可以对比一下:港股的统一企业中国。
现在统一的市值是港币410亿元,元气森林都还没在二级市场上市,估值就已经超过它了。
随着我们这几年研究公司数量的增多,我发现个明显的趋势:原来看着已经格局稳定的行业,纷纷杀进来一些新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很年轻的企业家创办的,他们很快就做出了比老一辈的企业家更受欢迎的产品,无论是个人财富上,还是推动行业发展、社会进步上,都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成就。
像元气森林的创始人唐彬森,就是一位1982年出生的80后,安徽合肥人。
我在网上看他的阅历,虽然他还不到40岁,但是其实接触商业已经很早,在高中时就已经倒卖磁带。在2005年时,当时互联网渗透未深,他搞了个互联网心理测试产品,曾居于该领域的第一名。
即使从2005年算起,他的商业经历就已经16年了。
当然,能列数的年轻企业家,可不止他一个:字节跳动的张一鸣、拼多多的黄峥,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顶级的企业家。
我总结这些企业家和之前老一辈企业家的差异,其实还蛮明显的。
这一代企业家,大多明显都处在新兴行业中,确实中国这些年快速发展带来不少机会,但是新兴行业明显机会更大一些,而老一代企业家相对他们并没有什么优势。
即使是唐彬森涉足的饮料行业,看着是老行业,但是他也是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变革,我记得他把之前游戏行业的一些方法论带进来饮料行业,改进了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而这一代企业家,明显受到很好的教育。
中国从恢复高考算起,真正有良好教育条件的是从70后开始,不管怎么说,大学教育确实带来更好的个人综合素质。
到新兴行业这里,因为好多都需要研发驱动,企业家本身没有什么过硬的理工科背景确实还比较吃亏。
目前冒尖的这些年轻企业家,如果列数出来,会明显发现他们很多都是来自很好的大学,跟90年代“有胆子就赚大钱”的时代完全不同。
从他们的一些演讲、微博中,其实能明显发现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是非常可以的。
我摘抄之前唐彬森的一段话,他讲怎么选方向的逻辑,明显是基于贝叶斯定理去思考的。
贝叶斯理论是整个概率统计的基础理论,核心原则就是:一个事情发生概率=基础概率*本身这个事的概率。
再打个通俗比喻,帅哥刘德华大学期间找到美女概率和他帅不帅关系不大,如果他在北航再帅也没用,因为男女生比例就是7比1。
我讲这个事干什么呢?因为这个事,我为此付了三年学费。
当时我们创业团队还挺牛逼,我们04年去国外参加程序设计比赛,一上去,就击败很多大公司和世界一流大学,当时就赚了25万,自认为很牛逼,这样一个牛逼团队做了一个心理测试项目,肯定能赚钱啊。
与之对应的是,能力也不好,学问也不高的一帮销售,但做了SP行业。
你觉得这两个团队哪个更有钱?
我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答案,肯定是做SP的这帮人。
当时08年最挣钱的就是SP,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一件事:你再牛逼,你做的行业不好,你基数概率不行,你就是傻逼,牢牢记住。
这段话,是他基于自己过去一段不成功的创业史去总结反思,发现自己在一条错的路上去努力,也没什么太多用处。
而怎么判断这条路的对错,他这里是明显基于贝叶斯定理去思考。
这只是个例子,因为我之前一直有关注他们的各种思考,这些公司的战略几乎都是在他们思考的基础上去制定的。
从投资上来说,无论是投的赛道,还是这些顶尖企业家的个人能力,我认为都是明显超出之前的一批企业。
我甚至认为,这些人中间的那么少数几个,应该是处在全球最顶尖的企业家行列的。
这个判断,需要20年后来验证。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