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也是今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我做点自己的总结吧。
小善指数从去年初到今天为止,涨了141%。同期沪深300是73%。
基金跟小善指数差不多,这两年累计收益比小善指数略高一点。但是因为里面持仓的个别公司、占资产比重有所不同,所以也有些差别,但是总体上还是比较同步,因为选股就是一个体系下的。
今年的收益,只能是中规中矩吧。
有点非常遗憾,今年特别看好、也一直在小红圈里分享的个别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基金没法买,它们涨幅达300%以上,这种机会量级是极大的,错过非常非常的可惜。
另一点,疫情对我的持仓冲击,非常之大。以小善指数为例,在疫情之前,小善指数的超额收益是42%,结果疫情带来股市的大跌,小善指数因为行业分布的原因,超额收益一度跌到了7%。
去年一年,超额收益40个点,怎么看都是特别棒的,一下子都被打蒙了。
我本来以为有适当分布的行业就够了,没想到疫情还能够做个不同的划分……
说一下我的教训&收获。
1、疫情对投资体系的再认识
疫情是今年避不开的话题。
其实我在年初,很早就做了疫情的分析和跟踪。
疫情是所有人在2019年都没法预料得到的东西,引发了百年不遇的变局。这事让我发现:没有什么事情是必然的,只能立足于当下去评估和分析。
这个是投资哲学的彻底转变,因为我自己对很多东西的看法,之前还有“它必然会如此”。但是,等疫情到来,很多人、很多事,它开始发生质的转变。
跌下去的,不必然会上涨,也不必然会继续下跌。
涨上去的,不必然会下跌,也不必然会继续上涨。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疫情的出现,那英科医疗今年能涨成这样吗?
如果没有疫情的出现,那上海机场今年股价会是负的吗?
有些人因为疫情出现而离开这个世界,如果没有疫情出现,他们是不是也不必然今年就得跟这个世界说再见?
这让我意识到什么叫“无常”。
到了下半年,还有很多事情没见过的,也开始出现了:蚂蚁集团,全球最大的IPO,说被停止,就被停止了。
不可一世的互联网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监管风暴。
这到底是必然的,还是不必然的?
这个是哲学层面的分界。
2、体系的升级
今年其实一大工作重心,是想把投资体系升级了。
现在的小善指数,我们内部称为小善1.0。是我们在2017年初,懵懵懂懂的按照对巴菲特投资体系的模仿。
巴菲特说投资要看公司,找有强大护城河的公司,还要有合理的价格。我按照对他的理解,找了一批股票。
没想到,这批股票到18年底股市最惨烈的时候,居然还有很好的回报,顿时让我对投资的见识又上升了一大步:原来他老人家说的是真的。
这批股票如果从17年初拿到现在,回报快到了350%。1个亿,变4.5个亿。
我真的很想抽自己耳光,为什么不早点形成投资的信仰,为什么不早点买这些股票然后就躺赢。
一直懵懵懂懂在做事情,从来没去思考自己是不是在正确的路上做事情,这是特别大的醒悟。
而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让我还见识到极少数人那登峰造极的投资回报。
这跟钱无关,而是某种投资的艺术,到了艺术大师层面。前阵子有朋友跟我说了一句话,其实就是引用李安的:
“我已经看过了大海,我不能假装没见过”。
当我见过这种登峰造极的投资艺术时,顿时知道有人能做到这个份上,实现神一般的投资。
见过了,自然也想到达这个级别。但这个级别我现在很清楚,并不是想到就能到的。
为了去接近这种投资,我做了非常多的探索。其实很多探索都是失败的。
这跟钱无关,纯粹只是一种境界的追求。
希望来年,能把它——小善2.0,实现出来。
3、加法和减法
人到中年,很快会面临很多困惑。
我发现我走出一些困惑的方法,是做减法。
我摒弃了很多之前很多做法,砍掉了无用的社交,连人际网络都不停地去删减。
一顿猛操作后,发现:真tmd爽。
为什么那么蠢,不早点去做减法呢?如果20岁那会就能这样认识,该有多好。
有一阵子,一直很后悔这事,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
直到见识到某些事情之后,才意识铃木俊隆说的一句话:“向东二十里,就是向西二十里”。
如果我不经历一些不好的事情,就没法知道一些好的事情的价值。
如果没有尝试过很多失败的路,就没法知道正确的路,它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慢慢的,也就不去沉浸在过去一些失败的事情上了,只需要不断吸取教训,纵情向前。
一位年轻人曾问乔布斯:你的智慧从哪里来?
乔布斯回答:来自精确的判断力。
年轻人又问:精确的判断力从哪来?
乔布斯回答:来自经验的积累。
年轻人再问:那你的经验又从哪里来?
乔布斯真诚地回答:来自无数错误的判断。
没有加法在前,就没有减法在后。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