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山东那个高考顶替的事情,现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我也来写一点吧。刚好教育领域我做过一点研究。

 

我在2016年做了教育行业的研究,当时有个困扰我的问题“为什么好未来这种培训机构,在美国是找不到的”

 

只是一个公司的研究,但是翻着翻着,我发现这里涉及到了文化、社会秩序等宏大的主题。

 

实在太宏大,以致于我不可能写出它的全貌,我觉得我也没这个本事去写出它的全貌,我就用一些片段来写吧?

 

一、东亚文明在教育的投资上是非常突出的

 

身处中国,你当然能看到周围这个熟悉的现象。

 

但是,这个并不是我们独有的。

 

韩国、日本,包括我们的香港、台湾、澳门,在教育的投资上,同样如此。

 

而新加坡,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刚好因为它混合了几个族群: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在同一片土地上,刚好几个族群的表现就相差非常大。

 

李光耀在他的书里说过这个问题,马来人对教育下一代并不重视,以致于马来人在教育竞争中显著处于下风,新加坡政府为此做了一些政策上的考虑,支持他们去重视教育。

 

怎么看,这个现象都集中在一个共性上:东亚文明,或者说以儒家文明为底子的国家和地区。

 

 

二、这么疯狂的投入教育,换来的回报是极其可观的

 

最近美国在闹“黑命贵”,简而言之就是黑人觉得自己被歧视了,要争取平等。

 

我虽然在美国留过学,但是说实在对它们这种历史是真不熟悉,完全谈不上历史渊源,属于只看不说的类型。

 

但是有一张图,也是美国社会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按照不同族群来看收入的话,亚裔的收入最高,其次到白人,而黑人的最低。

 

美国的亚裔,是涵盖华裔在内,也包括日本、韩国、越南等族裔。

 

 

 

按家庭收入来算,亚裔的中位数年收入是7.4万美元,而黑人只是3.5万美元,这么显著的差异,而且又是几十年都存在着,可见是有系统性的原因。

 

而亚裔,在美国是显著没有什么政治上的优势:人少,在美国的制度下其实是政治弱势群体。

 

能够解释得了的原因,就是亚裔在教育投资上非常的卖力,这也确实是个公认的事实。几乎都以考常春藤为己任。

 

不管美国各学校出什么考试也好,或者是课外活动、社区支持等非分数因素,亚裔就针对这些录取规则去进行博弈。

 

在教育上有优势之后,而就业上普遍集中在一些高薪行业、高薪职位上。

 

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放在族群的竞争上,对教育的投入是有显著回报的。

 

我并不认为家长都是拿着计算器来按“我需要投入多少时间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这样的做法,更多来自文化传统:我周围的人、我的上一辈,都是这么做的,我这样重视下一代教育,也是个传统而已。

 

 

三、国内的教育投入,背后是等级社会

 

我那段时间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儒家文明会这么不余遗力的投入教育?

 

重视教育并不是这一二十年的事,而是一个上千年的传统。你翻《论语》,都有大量关于教育的论述。

 

一些脍炙人口的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但是,《论语》里面关于教育的论述,更多是对自身修为的要求,教育的本质能在这里体现很多。它讲的是“教育”,而不是“教育制度”。

 

这里涉及到一个不得不提的东西:文官制度。或者叫:官僚系统

 

自秦朝结束了周制建立了秦制之后,中国广大的版图,想进行有效运作就只能建立起等级分明的官僚系统来进行管理。

 

即使放到今天,管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也得分很多个省。省下面分很多个市,市下面分很多个县,县下面分很多个乡,乡下面又有很多个村。

 

国家版图大,又限于当时的生产力,你也只能依据着管理的半径来设置管理岗位。

 

一个等级分明的官僚系统是必然要出现的。想要这套系统有效的运作,级别是必须出现的,赋予上层更高的权力,是一种分工体系。

 

动物世界尚且都有等级制度,工蜂和蜂后的角色不同,更何况人类?

 

有一种说法,说中国的文官制度领先于世界。因为在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层级官僚制理论。

 

在他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中国人一看,这不是我们早就有的东西嘛?

 

那么问题来了:而官僚系统需要人来运作,谁来当呢?

 

 

 

四、科举制是一大文明创新,而高考延续了它的精髓

 

我觉得有一句话可以高度概括出教育的重要性: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等级社会,谁的等级高,谁就有更大的权力,谁就有更多的资源调配权。

 

还有更加赤裸裸描述这个事实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已经够直白了吧:你读书好,你就有钱,有美女。

 

其实它省去了中间的环节:你读书好,你就能做官;你做了官,你就有钱有美女。

 

我们的传统里把读书放到至高地位,已经渗透到民族的基因,就是因为隋朝搞出了科举制。

 

科举制是把读书和做官联系起来的制度。

 

在隋朝以前,选拔人才的方式主要是举孝廉、九品中正制。发起人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

 

举孝廉是汉朝使用的制度,用大白话讲就是推荐制,下面给上面推荐人才。考察的点,其实就是“道德”:看谁的道德水准高。

 

但是,即使放到今天,你都很难有效的考察谁的道德水准高,更别说两千年前的汉朝了。

 

推荐谁不推荐谁,怎么定谁的道德,最后就变成了豪门把持的工具。

 

而“九品中正制”,是曹操他儿子曹丕开始用的一套制度,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持续了400多年。

 

这套制度,做了一些改良:把评选权力收归中央,而且要考察两方面——看你的社会关系,看你的道德言行。

 

但这套制度很快就被玩坏了:身处中央的士族依靠把持大中正的职位将影响力施加到了地方,导致人才评判权被顶级士族所垄断。

 

说白了,你是不是人才,是不是当官的料,是少数豪门说了算。

 

所以,隋朝搞的科举制,真的是一大创举。

 

科举制的精髓:

 

我给你出个考卷,你也别管你是不是什么好出身,你考了高分,那你就进来官僚系统里做官吧!

 

尽管千年之后,考试内容已经大不相同,但是它的精髓一直就是这样子。别说中国人没有创新,其实钱穆已经把制度的诞生和变迁规律说了很多了,他是大师。

 

 

 

五、高考是个有各种缺陷的制度,但是你还真找不到能大幅改进它的制度

 

你站在上帝视角看这事:在等级社会的金字塔里,高考就像根管子,从金字塔顶端直接插到底端,给了所有阶层一个奋斗的希望。

 

这绝对是一个极其重大的事情。

 

并不是说它没有缺点,它的缺点有一堆。

 

我能很容易就找出来:

 

你考试的内容,能够有效的鉴别人的能力嘛?

 

考分高的,好像也很多成了社会废物,是不是都培养了做题家,书呆子?

 

为什么北京的录取机会那么多,而相邻的河北就很残酷?

 

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是要多点名额去招人,还是就把名额留给那些传统出人才的地区?

 

有些人出于好意,做了一些制度的改良。比如,把一些自主招生权下放。很快,又被玩坏了,因为在“兼顾公平”这个事情上,我们还真没找到更好的制度。

 

既然找不到,那就先用着,而且要维护好它。

 

绝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而普通人能不能公平的高考,是切身的利益,一辈子的事。

 

我觉得高考就是中国人的逆鳞,因为它这么重大,才导致这次山东的顶替事件被迅速发酵。

 

 

六、市场化,给了另外一种选择

 

我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

 

同样是面对高考,学而优则仕,广东一些地区的人,似乎还真没那么热衷。这是个相对的事情,拿广东人去和其他国家来比,那对教育的投入还真是大。

 

我跟很多朋友聊过,明显发现上海、北京是对教育投入更加上心的地方。像有名的“海淀家长”,因为北大清华在此,高知群体太多,算是这个制度的优胜者,对这个游戏会更加上心。

 

回来说广东。

 

广东做生意的风气很甚,既有马化腾这种大老板,也有平常卖个肠粉的小商家。

 

而做生意,跟做官、搞学术相比,确实学历的重要性要下降许多。

 

BAT三家,目前腾讯是最厉害的,然而马化腾就是深大毕业的,百度的李彦宏是北大毕业的,学历在这里其实是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市场竞争是另外一套规则,它比拼谁对客户的价值大,比拼发现市场机会的眼光……

 

作为顾客,并不会因为老板的学历很高,我就买多一点东西。

 

我也在想,是不是山东、河北这种高考大省,本身也是跟市场经济不够发达有关系?

 

 

七、个人命运,到底有多少是高考决定的?

 

这次山东高考顶替事件,让我还看到一件事。

 

这个被顶替的苟晶,凭着个高中文凭,先打零工养活自己,然后转做销售,08年做电商,是从事电商的一个公司合伙人。而且,网络披露的情况,其家庭有房有车,儿女双全。

 

我在想,如果当年她能去读大学了,是不是会过得会更好?

 

这个存在着无限种可能的答案。

 

有可能,她的起点高了,自己还保持着某种勤奋刻苦,搞不好很早就能凭着好的起点和不错的工作态度进去阿里巴巴,已经当上了阿里巴巴的高层。

 

也有可能,进去了大学之后,选择读研究生,然后再找一份稳妥的工作,比如进去体制内,可能现在工作的平稳但是收入并不高。

 

一个不同的起点,或许人生路径就完全不同,我觉得这个答案是没有的,我们并没有平行宇宙来进行实证研究。

 

但是,我确实能看到一件事。

  

她以高中文凭为起点,凭着这种拼搏精神,获得了非常不错的生活,肯定是超出了高中文凭这个起点的整体水平。

 

换而言之,奋斗努力真的是有帮助的。

 

即使是命运被别人切换了,还是有很多自主的成分在自己手上。这个意义,不知道在事件发酵的各路文字里,你是否留意到?

 

 

 

 

 

话题:



0

推荐

侯安扬

侯安扬

888篇文章 106天前更新

深圳市上善若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