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昨天晚上金融行业爆出来一件大事,就是易到创始人和现在的实际控制人乐视和贾老板撕扯。易到创始人周航指责乐视挪用易到13亿元,导致易到陷入困境。
而后,乐视出来指责周航诽谤。在我看来,这份反驳文件绝对是临时工出的,默认了乐视挪用了易到的钱。
这事一爆出来,其实对乐视是特别大的杀伤力。由于过去乐视讲生态故事让很多国企入股了,在之前国企不愿意投资失败出事,会给一些资源顶着。但是如果涉及到挪用公司资金、甚至到后面披露的挪用信贷资金这种事情爆出来,国企是不敢再顶了。
要知道,现在是金融监管收紧的风向,谁那么不讲政治愿意去顶风作案啊?
对乐视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考验。
这事暂且放下不说,说一下当时易到会员充值的事。过去10来年,看过的公司多了,总不免见过类似做法的,即使是日常生活都有很多类似的案例。
这里,有些是馅饼,有些是陷阱。
比如理发店。像我们公司附近,就有理发店是充值6888元,充值以后服务是5折。像我这样直接动脑子就给它算清楚账的,就肯定不会去充值。
我作为男士,一次剪头发就那么点钱,我不染发不搞什么花哨发型,而且特别不愿意待在里面超过1个小时,一年消费下来也就1000块,我何必直接付7年的钱去被占用呢。 即使因为它给我省打折了3500块,但是我的资金被占用了近7年,其实资金是有时间成本的。定投自家基金或者一个什么指数基金7年,那挣的远比省下这3500块多,算一算还不如定投去了。
但是如果你一年花费在头发上就1万块,这可能是比较划算的。对你来说是馅饼,对我来说就不是。
为什么很多理发店、尤其是连锁店愿意做这个会员充值的事呢?
秘密就在于这个“预收账款”。
免费或低价占用别人的资金,如果数额大了,就可以拿去开分店。如果经济景气度高时,那真是可以快速扩张。开一家分店成本可能就100万-200万。如果你拉到100个会员,每个会员给你充值1万,那你开下一家店几乎就不用资金了。
当然更多理发店,就是想圈一笔钱就跑的。很多贪小便宜的就中招了。
这事在资本市场上有没有例子?还真有。而且是特别牛逼的公司(原来牛逼,现在落幕了)。
苏宁电器在04年上市那会,赶上中国经济发展快速的阶段。苏宁当时的生意是这样做的:美的格力这些公司先把货弄来给苏宁卖,卖完后苏宁过阵子再给他们钱。基本上账期都有90-120天。
当时景气度好,苏宁占款能做到这么久,就衍生出来一个牛逼的扩张模式:苏宁用这些占款就可以直接开下一家店,而下一家店又可以占款,进一步开更多店。
这简直就是永动机啊。
这里苏宁倒不是会员充值,而是体现在对上游的占款,在报表里就是“应付账款”,是无息负债。我们来看看:
在04-05年时,苏宁占用这些家电公司大量的钱。苏宁自己的总资产只有20.5亿(04年)、43.3亿(05年),但是整个应付占款都已经分别达到了6.7亿、17.7亿,占比高达40%。
如果算上应付票据,那就更惊人了。
苏宁当时的扩张就是靠占用别人的钱去开自己的店,开店速度是连年倍增。下面表格就是当时它的店面数量。
看到这个增速没有,03年41家,04年84家,05年224家,06年351家。店面数量增速高达100%以上啊。
但是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崛起,这故事到后面就落下帷幕了。跟今天的主题关系不大,就不多说了。
对苏宁来说,占别人的钱,那简直就是天上的大馅饼啊。可惜我当时还是炒股看图的小本科一枚,没理解这个业务。要是有今天的知识结构,那苏宁这个机会其实是很容易抓住的。
有些业务,因为先天特性,会先收你的钱,再给你服务。比如保险。
之前万科和宝能撕扯的那会,我们写过文章专门分析宝能的盈利模式。其实宝能就是利用了保险业务这个特性,疯狂增加保费用来去撸万科。结果撸啊撸,现在整个保险业都出事了。
有兴趣的可以翻我们相关的分析文章看看。(宝能“地产+保险融资永动机”)
那为什么当初我一看易到的广告,什么充多少送多少,充1万送1万这种吆喝,我简单算了几个数据,就觉得它是在玩火呢?
我当时大体的估算了下。逻辑如下:
假如你一年打的5000块,这种平台提成20%,那它从你这里有营收1000块。如果是30%-40%的预期净利率,那你一年给它有300-400块利润。如果它为了拉你这个客户给你送了1万,这意味着你得用它30年,它才能从你身上挣钱。
这里,我估算的都是比较大的数,量纲上是对的,具体数是做了保守估计的。比如一年打车费用5000块,对很多人来说这个是过大了的。
估算完,可以直接给结论:易到拉一个客户付出的钱,远超它能从这个客户终身赚到的钱多。
你为了拉这个客户,给它免费干了30年,是不是雷锋?
要么是易到对钱特别饥渴,要么是它过高估计自己。综合其他信息,我倾向于前者。
所以我当时对这种看着像馅饼的事,看都不看。今天两方的撕扯,完全都是事情发展的必然存在。
而且占用别人的钱,那也不是你的钱,是你的负债。最大的命门就是“挤兑”啊。像今天两方撕成这样,你是司机或者是充值会员,你还敢把钱留在里面么?
“会员充值”这事,看着像是占了小便宜,天上掉馅饼,但是很多都是陷阱。这里我不一棒子打死,有些确实是馅饼,比如美国有家公司是Costco,深圳也有山姆会员店,我是愿意交这笔钱的(这里权当免费给他们做广告了)。
馅饼来时,先分析斟酌一下吧!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