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互联网革命会彻底改变人类社会,使其跃迁到新的级别吗?
初看这问题,大家可能觉得有点怪:互联网不是已经改变人类社会了吗?没错,站在上世纪90年代看现在,互联网确实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如果从工业革命的历史来看,互联网革命仅仅像是一个小高潮。
更进一步,如果从整个人类的历史来看,互联网革命又是什么?它将怎样改变整个社会、经济范式,让人类走向新的阶段?
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小善总结了最近读的两本书《人类简史》以及《零边际成本社会》,试图来回答一下。
本文的框架大体如下:
1 梳理《人类简史》中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回顾、规律总结:究竟哪些因素的提升导致了人类社会的飞跃?
2 顺着《人类简史》的思路,和《零边际成本》的框架,来看互联网革命是否真正触及了“改变人类社会的关键因素”,会带来怎样的未来。
涉及到的两本书:
Yuval Noah Harari:《人类简史》
Jeremy Rifkin:《零边际成本社会》
人类的历史中,有哪几次史诗般的范式转变?
从生物学角度而言,我们都属于“人科”(我们并不孤单,这里面有:黑猩猩、大猩猩这些伙伴),同时,我们还属于“人属”,人属一度很热闹,包括Homo neanderthalensis尼安德特人,homo soloensis梭罗人,homo floresiensis佛洛里斯人等等,当然还有将自己命名为homo sapiens的智人。我们并不是自然界的特例,仅仅是因为我们智人社会,经历过最初一次范式性的改变之后,人类开始有别于我们的近亲。
这第一次范式的转变,就是认知革命。
70000-30000年前:认知革命
关键词:语言、想象
智人单凭个体并不能够竞争过人属的其他人种,从个体的力量对比而言毫无优势。然而,在距今7万年到3万年前,他们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也正是所谓认知革命。在认知革命中,人类发明了语言。这种语言,不是动物界用于表示“饿”“危险”或者其他情景提醒的有声语言,而是一种能够传递更复杂信息乃至抽象信息的语言。智人的语言可以表达人们从没看过、碰过甚至耳闻过的事物,甚至是抽象的概念和故事。虚构的想象在个体中并不难,但语言让人们集体形成了“共同想象”。
有研究表明,在动物界,一个哺乳动物族群的数量很难超过150个个体。一旦数量过大,社交秩序就会崩坏,使得团体分裂。但显然,智人跨过了这个门槛,并且通过将更多个体组织在一起,发挥出更强大的力量,使得我们成为动物界特殊的那一个。这都要归功于共同想象。就算是互不相识的人,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够合作。国家、宗教、法律、货币、银行、公司等等,渗透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事物,其实都是人们的共同想象,也正是因为我们都相信并认可,这些事物才有存在的基础。而这一切,都源自几万年前的那一场“认知革命”。
认知革命之后,人们的行为改变不再如其他生物一样由基因突变引发。因此此后的所有范式改变,都不再受到生物上的限制,而是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去考虑。
30000-10000年前:狩猎采集
关键词:采集、积累
在我们智人的历史里,绝大多数时间都是靠采集为生,现代的谋生方式在历史上都只是一瞬。演化心理学领域的学者甚至认为,即使到了现在,我们的大脑和心灵都还是以狩猎和采集的生活方式在思维。我们的饮食习惯、冲突和性欲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我们还保留这狩猎采集者的头脑,但所处却是工业化之后的环境。我们虽然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但我们觉得疏离、沮丧和压力。而我们的内心中有一种向往自然的冲动。
在狩猎采集的漫长年代里,人类社会首次进入了“富足的社会”。智人部落随着潜在的食物来回迁移,或者扩张后分离并迁徙,不仅逐渐将智人扩展到全球更多的地方,还累积了大量的知识。狩猎采集要求智人对所在地了如指掌,每个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药用作用、天气和季节变化、如何做简易工具等等。相比于现代人的专业性分工,智人的知识面可能更为“全面”。另外,由于人口不多,资源足够,就算再相对贫瘠地区生存的智人,大概每周也只需要工作35-45小时每三天打猎一次,每天采集3-6个小时,就足以养活整个部落。更讽刺的是,他们可能过的是一种更加自由和合群的生活,由于多样化的饮食,营养也更多均衡。由于并没有蓄养牲畜(除了狗已经成为人类的伙伴)或者定居,他们也相对远离传染病的威胁。不过,也有证据表明,远古狩猎采集极端的暴力死亡比率应该还是比现在社会高得多。
可以说,我们的祖先,就是这么一帮“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四处游荡、讲着故事的智人。但他们显然不满足于此。
10000年前左右:农业革命
关键词:总量逻辑
这一切大概在1万年前全然改观,发生了一场关于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农业革命。然而,农业革命也许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Yuval认为,农业革命是史上最大的骗局。如果从DNA拷贝数来认定一个物种的成功与否的话,农业革命最为成功的一定是小麦,是小麦驯服了人类,而非人类驯化了小麦。
小麦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人类开始出现大量疾病,如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等等。小麦也并没有带来经济安全,原本采集者有数十种食物为生,而现在农业革命以后,人们仅大量依赖某几种事物。小麦也没有提供人身安全,土地成为人们的财产,争抢变得更多。为了抑制暴力和保护财产,人类发展处进阶的社会和政治结构,更严酷的阶级也应运而生。
诚然,农业革命为人类提供的事物总量增多了,但人口也开始增长,营养不良以及染病的情形也严重太多。可以说,农业革命让人口总量变多了,但更多的人却已更加糟糕的状况生活下去。
从农业革命起,人类进入一个总量发展逻辑的阶段。这也符合哈耶克笔下的“扩展秩序”:少数的富人“构建”了更为富足和庞大的总量社会,这样的社会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哪怕他们是穷人。总量革命也引发了一场可怕的博弈:如果有另外一个社会不选择所谓的“总量逻辑”,就会被灭掉。而且一旦走上这条路,就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种种看上去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的努力,可能都是总量革命的路数,最终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麻烦。农业革命远远不是最后一次,想想我们的email,手里的微信。我们省下了时间和麻烦,却把生活的步速调快了数倍。普通人忙忙碌碌焦躁不安。唯一获利的,是极为少数通过总量扩张而获取了收益的人。在总量扩张的逻辑下(农业革命即如此),经济总量变大了,但大部分人的生活可能都相对变差了。
10000年前-公元前:农业革命漫长的进化
关键词:未来,阶级
农业革命让人类的空间变小,时间却延长了。不同于采集者,由于耕作的需要,农民必须预测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事情。因此,“未来”的重要性被提到史上新高。农民不仅时刻想着未来,还必须为未来服务。“未来”进入人类效用函数,且地位重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件。因为具有未来的压力,人们开始囤积余粮,但也出现了统治者和精英阶级,靠农民的粮食为生,提供“未来”的保护,只留给农民勉强可以过活的粮食。这些余量,养活了极少数人,也养活了政治、战争、艺术和哲学,建立起了宫殿、堡垒、纪念碑和庙宇,从村落、村落、城镇,最后形成都市、王国,再考商业网络相连。
然而,快速的社会范式改变,并不足以让人类发展出能够大规模合作的本能。演化的基础是差异,而并不是平等。由共同想象构建的秩序,在公元前1776年的《汉谟拉比法典》就能窥得一斑:阶级结构原则至关重要,所有人类分成男女两种性别以及上等人、平民和奴隶三种阶级。讽刺的是,公元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是一个不言而喻的真理(然而他依旧区分了男女,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客观的正确性,并不存在,而历史的共同想象也从无客观正义。
另外,想象所构建的秩序总会有一定的风险,因为背后都是虚构的故事。人们一旦不再相信,就会风云变色。为了让民众不违反想象建构的秩序,国家就需要有军队、警察、法院、监狱。中国人要相信仁义礼智行,美国人要相信人权,广大的投资人和银行家要相信资本主义,消费者要相信消费主义相信奢饰品旅行等等是更浪漫的体验。这些植入脑海的共同想象,细思极恐。
同时,农业革命总量的扩张使得社会开始变得复杂:数字开始变得重要。人类也逐渐发明了一套书写系统,从而社会秩序不再受限于人类大脑的处理能力。书写的文字开始出现,记录和档案开始更加便于管理。更为重要的是,书写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可以分割思考,官僚制度也更为强化。
公元前1000年左右-1500年:第一次全球化的尝试
关键词:金钱、帝国、宗教
正如前文所说,农业革命孕育的文化,也培植了总量扩张和迁移。在公元前1000年间,出现了三种可以跨区域覆盖的秩序:经济上的货币秩序、政治上的帝国秩序、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宗教秩序。
首先是经济上的货币秩序:金钱。不论是贝壳、金子或者是美元,其实都是我们共同想象的一部分。“信任”直到今日,都是金钱形式最基本的原料。金钱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跨区域的贸易网络和跨区域对于金钱的互信,奠定了全球化的基础。人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甚至水火不容,但在金钱制度上却可以达成同样的信仰。这套信任背后的基础,让世界形成了巨大而无情的市场。
其次是政治上的帝国秩序。帝国是过去2500年间全球最常见的政治形式。作为一种政治秩序,融合了许多民族,创造出新的更大的群体。帝国展现出扩张和包容,把“他们”变成“我们”,通过文化的涵化和通话,让被征服者真心承认自己是这个帝国的一员(Yuval认为,中国的帝国大计划执行的十分成功彻底。中国地区本有许多族群和文化统称为蛮族,但两千年后,都已经成功统合到中国文化,形成了中国的汉族)。
这是另一种捷径的总量扩张的模式。当然,除了掠夺,帝国也通过庞大的体量,赞助了精英阶层的哲学、艺术、司法、科学、公益等研究。西方过去所传播的“西方化”的意识形态,诸如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等等也是同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全球化一直都在出现,文化的涵化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我们当今所经历的全球化进步、文明的冲突抑或是全球化拐点,恐怕只是历史的一个瞬间罢了。
第三便是宗教秩序。这是金钱、帝国之外,第三种让人类统一的力量。社会的架构永远存在脆弱性,而宗教的重要性在于让这些脆弱的架构有了超人类的合法性。从狩猎采集时期的泛神教,到农业革命后的多神教,再逐渐由对于多神中的虔诚的加剧而转化为一神教,现如今世界,除了东亚之外的大部分地区(中国文化独特于西方文化的特质不可能不受到多神教的影响),都属于一神论的宗教,全球主导的政治秩序也是以一神论为基础而建立的。
1500年-1800年:工业革命和前所未有的增长
关键词:科学革命、帝国、资本主义
在过去的500年间,人类的力量有了前所未有的惊人成长。过去的500年,人口增加了14倍,能耗增加了115倍,生产增加了240倍。这惊人的成长背后,是三个要素的共同作用:科学革命、帝国、资本主义。
科学革命的产生的重大转折点是:人类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宗教曾一度鼓吹神即先知,已经掌握了一切真理,然而现代科学却公开承认人类对一些重要的事情一无所知。同时,人们开始收集各种实证观察的数据,并以数学工具整理。知识体系从原先的“故事”,转化为现代的“数学”以及整个数理的基础,从而获得新的能力。然而,科学本身并无力决定自己的优先级,也无法决定如何使用其发现。科学研究必须和某些意识形态或资源联手,才能将其研究成本合理化,但代价则是意识形态或资本可以影响科学的走向。
这背后所需要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支持则直接使得现代科学与帝国相互促进。为了解答地心说和日心说执政,1760年代欧洲派船队前往地球四方去观测。由于船队浩大,出行不易,英国皇家学会除了天文学家还派出了植物学、地理学、气象学、动物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专家随队。这一次的考察,给英国带回来诸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另外,大名鼎鼎的库克船长除了发现治疗坏血病的方式之外,还发现了诸多岛屿,其中包括澳大利亚。他的远征奠定了英国占领西南太平洋的基础。科学探索带来了征服的快感,科学和知识的进步与帝国扩展领土与财富直接相连。15、16世纪欧洲人世界地图的大片空白,就能看出科学心态的发展以及欧洲帝国主义的动机。可以说1500-1750年,西欧为外部世界的主人。而亚洲的各大帝国,尽管在1770年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仍旧不输西欧各国,但他们将为自己的狭窄视野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一切出现在西欧,也并未完全是巧合。亚洲不乏科技和匠人,但缺少的是西方的价值观、故事、司法系统、社会政治结构等等,而这些西方世界也花了数个世纪才成熟。讽刺的是,20世纪之后,欧洲以外的各个文化也开始有了全球观点,而这也是让欧洲霸权开始不再独霸全球的关键因素之一。
仅仅有现代科学以及帝国支持还不够,金钱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让现代经济存活的,就是我们对于未来的期望和信任,而这种“信任”也是世上绝大多数金钱的唯一后盾。事实上,人类在没有“明天会更好”的困境里生活了几千年。直到人们通过科学发现和大航海进行财富掠夺和积累,人们才逐渐相信“明天会更好”——信贷资助新发现,新发现带来殖民地,殖民地带来利润,利润建立起信任。哥伦布远行找葡萄牙王室支持未果,而西班牙王室对他的资金支持则换回了丰厚的回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哥伦布远航为金融信贷体系带来的意义,远远超过发现美洲大陆这个事实本身。
基于对未来的信任,人们逐渐才发展出一套新的信用系统,跳出了一个零和游戏的无杠杆循环。通过信贷,1元就可以放大为10元,预期逐渐实现进一步强化了对未来的信任。这样的良性循环和关于“进步”的概念,逐渐说服了全球人民,信贷也让经济总量逐渐增大。资本成为资本(capitalism)而不再仅仅是财富(wealth)。
这听上去就像是一场极为宏大的庞氏骗局,但由于其规模之大,时间跨度之长,以及资本家们联合科学家为了持续扩张而大费心力,每过几年就说出现一个新发现、新发明或新的增长点,可以说,这场所谓的“骗局”还在持续向前。然而,如果实验室的脚步不敌泡沫破灭的速度,经济前景就会很令人担忧。基于Yuval的看法,稍稍扩展开去,可以认为,这一切“未来会更好”的预期,都基于三者:科学进步、人口增长(总量增长)和资本主义市场扩张(通过全球化讲非资本主义系统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鸦片战争就是典型,英国以“自由贸易”为名,向中国宣战)。而最终的基础,还是科学进步。
另外,在信贷的游戏里,制度和信任成为关键,资本和政治紧密相拥。荷兰帝国的崛起,并非因为荷兰拥有丰富的资源或雄厚的军事力量,而是与其最先设立保护私有产权的制度有极大的关系。这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使得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重要港口和金融圣地。可以说,建立起荷兰帝国的,是荷兰的商人。另外,资本政治相拥还体现在政权为资本进行背书。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就是最好的例证。如今的华尔街(Wall Street)就是西印度公司在此殖民时筑起的一道墙(wall),用来抵御英国人和美国原住民。因此,即便某个国家缺少自然资源,但却拥有自由政府、和平的环境以及公正的司法系统,它就可以获得相对高的信用评级,就能够以相对廉价的成本取得资金,而发展出良好的教育体系或是高科技产业。
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在此就不在赘述,资本主义的巨大需求也直接催生了比农业社会时期严苛百倍的阶级,大西洋奴隶贸易也应运而生。资本家银行家荷包满满,但数以万计的劳工却落入赤贫。当然,对此时未来走向的看法,不同流派总持有不同观点,Yuval也未最终予以置评。
1700-2000年:工业革命
关键词:能源、交通、通讯的变革
科学革命、帝国、资本主义的巨轮让人类社会滚滚向前。但总量的增长,总需要能源和原料支撑。对于能源和原料枯竭的担忧一次次出现又一次次被证伪:大量资金所支持的科学研究总能够寻找到新的能源和原料,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工业革命就是一次次对原有技术和制约的突破。而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将人类社会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能源转换的革命。这个世界并不缺能源,而是缺少能够驾驭并转换能源的知识。说到这里,不得不引入Jeremy Rifkin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中的分析框架:能源、运输、通讯矩阵。每一次工业革命,最关键就在于将能源、运输、通讯的模式进行升级,从而形成人类社会一个范式的转变。
在文章的末尾,我们参考Jeremy Rifkin的框架,适度扩展之后,将Yuval在人类简史中提到的每一次革命性的转变也都总结整理进去。就得到了一张看似简单,却细思极恐的人类发展中几次大的范式改变的简表。
从上面的概括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全球基础性的技术飞越在能源、交通两个领域有一定的缺失。诚然,我们提升了汽车的性能、高铁的速度、推广了飞机、尝试了核电,但1950年之后并没有跳跃式的发展,这一切都是在一而定的预测范围内。如果依据《黑天鹅》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的观点,历史是被黑天鹅事件推动的,那么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我们都在继续发扬光大前人的成果,具有颠覆性的黑天鹅事件,并没有在能源、交通领域发生。
唯一可以算得上的跳跃发展发生在通讯领域。互联网的出现以及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普及,给人类经济数十年的红利,同时,也让生产生活关系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缺少能源利用方式和交通运输的飞跃,至今我们很难一致认可人类已经经历了第三次革命(当然,确有这样的说法)。
仅仅在通讯领域的一个飞跃,就让现在还活着的我们,获得了如此之多的红利。我们的下一篇,就会从这张表开始。顺着Jeremy Rifkin在《零边际社会成本》中的思路,试着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在人类历史的时间维度和工业革命范式转换的理解框架下,我们现在所经历的短短不过数十年的互联网革命到底是什么,未来可能走向何方?
今年的内容结束,是不是很烧脑呢?
本文为上善若水资产原创,转载请告知并注明来源。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