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股市平平淡淡,但是互联网却热闹非凡。
 
大家都应该知道,今天网络上最热闹的事件,就是一张“成都妹子行动轨迹”引爆的。
 
因为这事情,我想起之前读过的一本书。我借鉴这本书的主要理论,来对这件事做个简单的总结,看看为什么这件事能引爆全网。
 
简单介绍一下成都妹子这件事吧。
 
一大早,很多微信群就传了一张图片。
 
是一个妹子的轨迹图。有好事的人,把在本地确诊的妹子路线画了张地图。
 
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她6号晚上连着赶了3家酒吧,在成都不同区之间奔波。
 
 
咋一看过去,像是《钢之炼金术师》里面的什么练成阵……
 
看网上的文字,其实是这妹子在两天时间密集出现于各种公共场所,尤其是酒吧的轨迹。
 
 
我理解,公开这些信息,其实是有必要的,毕竟涉及到公共场所,会通知大家不要去这些地方,以及找出这段时间来过这些地方的人。
 
但是,到后面,这妹子的个人信息全被扒了出来,事情就变得不对劲了。我这里就不传播她的个人信息了,我上面关于这件事的信息全是公共信息。
 
这件事被引爆全网,其实我认为是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案例,研究一件事为什么能这么短时间引发全网讨论。
 
我借鉴的理论,来自这本书《疯传》,很受营销领域的人推崇。
 
 
这本书的作者是个沃顿商学院的教授,专门进行营销方面的研究,试图搞明白为什么有些东西会病毒式的传播。
 
他做了大量的案例研究,总结了病毒式传播有6点特征:
 
1、社交货币;
2、诱因;
3、情绪;
4、公共性;
5、实用价值;
6、故事。
 
就成都妹子这事,我简单的说一下我的理解。
 
社交货币:能成为平时聊天话题的谈资,比如我跟你聊这东西,显得有点逼格,或者是我觉得有意思、新奇的事情。
 
在这个事件中,“妹子一人掀翻了一座城”,“一天晚上转场了3个酒吧”,“成都是个吃喝玩乐好地方”。明显都汇集了相当强的因素,朋友之间聊起来,就非常的有意思。
 
诱因:有效诱因能提醒和诱导人们的情感和行为,激活人们对某种产品和信息的持续性、重复性口碑传播。
 
这件事的诱因明显在于“新冠”,本来官方公布确诊者行动信息,就是想通知大众注意公共卫生安全。
 
和新冠绑定在一起的信息,过去几座城市都已经出现过,是很容易触发大家转发的。
 
情绪:高唤醒情绪,容易带来信息的扩散。高唤醒情绪既包括积极情绪也包括消极情绪。像积极情绪中的幽默、兴奋等,消极情绪中的愤怒、担忧等,都是高唤醒情绪。
 
这件事的大众情绪,毫无疑问就是“狂欢”。我这用词一点都不夸张,我早上看到的一个很吃惊的情况,超过一半的微信群都在转发这件事的各种信息。
 
见到一个年轻妹子辗转夜场,不同人看的视角不一样。而绝大部分人都没这种体验,或者曾经有过但是年纪大了玩不动,看着妹子玩得这么开,附带着某些娱乐戏谑的情绪(也许还有羡慕的成分)。
 
公共性:假如这个东西生来就适合被别人看到,就能够激发人们的模仿,那人们可能就更愿意去进行传播。
 
这事情上,各种网络大V们明显是有很自觉的集体行动,因为它容易传播和带来话题,所以要说;而大V们一说了,就带来话题更容易传播。
 
这个在马保国事件里,也同样出现了。
 
实用价值:提供实用的信息会加速信息的传播速度,人们共享实用信息是为了帮助他人。
 
在这件事中,其实这点有一定体现但是并不明显,虽然说疫情公共信息传播本身就具备实用价值,在上海、北京的疫情出现时,附带本地人的传播。
 
故事:当品牌或产品利于故事整合时,故事的活力最具价值性,当产品和思想深刻地融入于故事情节中时,人们不可能只谈故事而不谈论产品。
 
“成都、妹子、酒吧、新冠”,本身都是各种碎片信息,但是它们拼在一起的时候,极具故事性。
 
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不知道是不是真事,还是有人杜撰,居然就有像模像样的故事给演绎出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妹子的个人信息被扒出来,毫无疑问会对她个人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这里不把那些关于她的信息贴出来了,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了。
 
但也引发了一个深刻的话题:个人隐私问题,在中国是不是无解了?
话题:



0

推荐

侯安扬

侯安扬

888篇文章 106天前更新

深圳市上善若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章